有些人就是習慣晚睡當個夜貓子,現在有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身上帶有一種突變基因的人,比較容易成為夜貓子。
這個被稱為「夜貓子」基因,是Fbxl3基因的變種,FbxI3之前一直未被發現與一個人配合日升日落的睡眠作息無關,不過老鼠實驗顯示,有的老鼠一天 24小時的作息循環可以撐到26小時。提出這份研究報告的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的高橋博士,他觀察了3000隻作息異常的老鼠,從他們的DNA中發現存有 FbxI3突變基因。
之前的研究僅知道FbxI3基因是屬於摧毀細胞內不再被需要的某些蛋白質的成員,此系基因讓調控生物生理時鐘的感光色素Cryptochrome 1和Cryptochrome 2逐漸喪失功能。
生物體通常需要這兩種酵素消失來啟動生理時鐘基因Period,讓身體展開新的生理時鐘循環。而FbxI3變種基因則讓FbxI3失去摧毀調控生理時鐘蛋白質的功能,讓生理時鐘變慢,能適應異常的作息時段,因此原本24小時變成26小時的循環。
這項報告在「細胞」期刊發表,高橋的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出新藥,協助需要輪班或者經常跨時區長途飛行的人調整時差,或者研究某些心理疾病的成因。高橋致力研究生物生理時鐘,之前已經辨識出九種與生理時鐘有關的蛋白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