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

“第二地球”之說存在疑問

  成果發佈前未經同行審核 媒體評價過高非常不嚴謹

  最近幾天,歐洲天文學家在不同場合宣佈首次發現了一顆體積和表面溫度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世界眾多媒體紛紛報道,有的稱它為“第二地球”和“人類未來的家園”。

  然而,稍有科技常識的人都明白,僅憑目前媒體報道的這一尚未正式發表的成果,還遠不足以證明它是“第二地球”。

  數據不準 媒體報道混亂

  可能由於這一成果涉及一系列天文數字,因而關於這顆被稱為581c的行星的數據,各媒體報道混亂,一些提法也不嚴謹。這顆行星的品質和體積到底有多大?根據科學家公佈的原始數據,它的最小品質是地球的5.1倍,但有的媒體說它比地球重5倍,這樣一來它的品質就是地球的6倍。這顆行星距我們多遠呢?正確答案是20.5光年,可能有的媒體認為這一數字太小,因而在它後邊多加了“億”。如果它距我們真的是20多億光年,我們目前的手段根本觀測不到它。

  評價過高 結論非常不嚴謹

  除了報道的數據混亂外,對這一行星的評價也高得離譜,世界幾乎各大媒體在報道中都出現了“科學家發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的字樣,一些媒體甚至說人類找到了第二個家園。其實,現在就作出這一結論非常不嚴謹,且不說它與地球相似的數據仍需要進一步核實,即便是目前關於它的數據完全準確,它與地球的相似性很大程度上還趕不上我們的鄰居火星,而人類移居火星目前仍是沒影的事。

  公佈過早 未經過同行審核

  另外,研究人員關於這一成果的發佈也非常混亂。按常規,學術成果的正式發佈即在學術期刊發表前,需要同行審核。新華社記者曾多次採訪世界權威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和美國《科學》雜誌的總編。他們認為如果一項學術成果沒有經過同行審核,就利用新聞發佈的形式對外宣佈是非常不合適的,通常他們不會接受這類成果的論文。根據目前的報道,關於這一成果的論文僅僅遞交給了《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而該雜誌迄今還沒有正式錶態是否發表,但發現這一行星的科學家卻分別在不同場合爭先恐後地宣佈這一發現,其做法值得商榷。新華社記者 姜岩 (北京晨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