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德國漢諾威3月18日電---全球兩家主要電腦芯片製造商在漢諾威CeBIT科技展上表示,發展中國家的低收入者並不需要低成本的廉價電腦,他們買得起能夠上網、功能齊全的二手電腦。
英特爾(Intel)
「消費者希望使用一般電腦,而不是次等規格的電腦,」英特爾歐洲、非洲及中東區經理莫拉萊斯(Christian Morales)在科技展上接受採訪時說。CeBIT科技展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貿易展覽。
佔個人電腦成本中最大比例的零件就是微處理器,而處理速度最快,技術最先進的微處理器一顆就超過200美元,其他比較昂貴的零件包括大尺寸的平面顯示螢幕,記憶晶片及數碼多功能光碟機(DVD),硬碟及軟體等。
因此毫不意外地,今年全球手機的普及人口可以達到30億消費者,包括偏遠及貧窮地區,而能購買電腦的消費者只有富庶區域的10億人口。
**網路連接成本才是關鍵**
英特爾及超微半導體則堅持個人電腦的成本並不是防礙普及的原因。
「我到印度可以買一台不到50美元的電腦,因為那裡有二手市場。同時因為個人電腦的相容性,多數的主要軟體都可以執行,」超微的全球銷售及行銷經理迪法蘭科(Stephen DiFranco)指出。
隨著手機價格越來越便宜,發展中國家的低收入消費者開始傾向於使用手機來實現上網的目的。但芯片製造商仍可盈利,因為發送網頁和提供服務給手機用戶的電腦伺服器也需要使用它們製造的芯片。
莫拉萊斯負責的業務區域從富裕的瑞士到貧窮的非洲馬利,他認為,上網費用昂貴才是阻礙非洲消費者購買電腦的真正原因。
他解釋說,「巴黎居民付出的寬頻連網費用竟然只是非洲民眾的五分之一。」
而英特爾在數年前針對大學,學生及消費者的研究發現:互聯網連接才是銷售電腦的關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