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星期五
【明報專訊】大學教授把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生的,叫第四代香港人。
一代嫌棄一代
大學生有兩大原罪,一是英文不好,二是沒有常識。你想想Stephy的英語博客和吳卓羲「賣飛佛」佛足幾年你就知道。最可怕的一次,是梁家傑先生面對記者,發政治八卦料:「?對回歸後教育情好失望。佢話幾年前有個港大舊同學想請港大法律系畢業生,點知請唔落手,因為見到港生知識太窄,面試表現不堪入目。『有人話(音樂家)莫札特係畫家,話(畫家)梵高係音樂家。講英超,又以為阿仙奴只係兵工廠,唔知係球隊,講golf又唔識邊個係Tiger Woods,就算係一級榮譽畢業生都唔掂。』大狀梁話個老友最後請浸過鹹水港生,唔怪得佢個大女中五畢業後,就即刻被送去外國讀書?」
我很想知道,一個大學生需要識什麼,由什麼人決定。這些一代嫌一代的假批判,我受夠了。你受夠了沒?我想問一問,梁先生被他的舊同學稱為梁教授(意指他衣著讀書皆認真)之時,他知道當年溫布頓冠軍是誰嗎?他知道美國總統候選人如何以汽水BBQ安排黑人投票嗎?他知道什麼,大學畢業生不知道什麼,有什麼問題?現在大學生知道《男孩像你》是黃偉文的詞,知道《戲王之王》男主角是詹瑞文,甚至是鯊魚女陳細潔鯨吞幾碟意大利粉仍有二十四吋小蠻腰,有什麼分別?知道一些事,不知道一些事,是罪嗎?只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今時今日,我相信我們這一代「知道的事」,肯定比他們這些社會賢達同年紀的時候多。正如,我相信我們比孔子「叻」,是因為我們會代數會youtube,孔子肯定不會。這些所謂「大學生沒常識」的討論,有什麼用意?
通識還是犬儒
這些反反覆覆的陳述,令我們將會有「通識教育課」。可是,天呀,這些腦子那麼可愛的掌權生物,知道「通識」跟「資料」的分別嗎?二○○二年,我為了一份「專題研習」的報告,在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問過陶傑先生,「通識」(Liberal Studies)究竟是什麼。當時仍「只是」文人,而不是電台名嘴、燕窩莊代言人的陶先生回答:「通識,就是人生存需要的常識。」是一點常識(Common Sense)。香港弄至今時今日的田地,就是因為太多人沒有常識,甚至掌管權力資源的人也沒有。在時代的順風車之上,他們得勢得權,當要面對問題時,卻總是甩甩漏漏。結果,有說通識教育,是某位將要離場的局長想「做特首」而鋪設出來的政績工程。他要走了,他的下屬也走了。那麼,三三四、通識教育,批判能力,是不是要繼續辦下去?而這些「通識教育、訓練學生獨立思考、批判能力」,是否又只把中外歷史天文地理國際關係全球化科學理論炒成一碟?
最大件事是一次,朋友出席一個通識教育課程。有一個年輕教師的心底話,她覺得,上完三小時的workshop,如可得一份教三個月的教案回去就是有用;否則,你跟她說什麼引導學生思考、想像、問問題,也是徒然。給他們例子討論,如果學生A說他好像喜歡了男性同學B,問你意見,你會如何處理。有一老師舉手答:「我會同佢分析咁會點點點,唔係咁樣又會點點點,最後當然要交返畀學生決定。」我眉頭一皺。最後交回給學生決定?那麼,你那些點點點,是如何孕育出來的?這些叫批判思考嗎?
香港電台為通識教育拍的教育電視,一集講述開放電網。其實開放電網有好處ABCDE,不開放又有好處FGHIJ,鏡頭剪到中六學生甲,她說:「我認為開放電網有好處,因為可以引入競爭,可以?」那麼,如果開放電網有好處,為什麼我們沒有開放電網?有沒有深入討論?為什麼討論過後,沒有付諸行動?原因,是因為權力,正如馬嶽老師早前在論壇版說的一樣:「權力,在我們那一代的手,不在你們那一代的手。」那麼,我們討論那麼多,批判那麼多,最後可以做什麼?結果,又落得討論和實踐分家分界,一貫「你要我講咪講囉」繼續犬儒下去。
充斥虛言妄語
當一個時代的人集體犬儒,真相是什麼,道理是什麼,已經不再重要。比方說,回歸過後,語言被掏空得七七八八,有沒有人覺得有問題?SARS過後,某局長說:「我會承擔責任。」最後,他負了什麼責任?聽說在外國,如果政客說I will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我可以理解為:他不止是被炒,而是會接受刑責,甚至進入法律程序。今次那個前教育官員被指有侵犯學術自由了,她不認,更抬出「公務員因照上級指示執行職務」,「我的日常工作就變成了『干預學術自由』。顯然在什麼是學術自由問題上,調查委員會與作為公務員的我,有嚴重分歧,並且沒有妥協餘地。」更大刺刺說因為「尊嚴」而辭職。我想知道,那麼法律程序上說她有干預學術自由,她否定,是不是說法律錯了?如果她干預學術自由,是不是犯了基本法?會不會有法律責任?「一葉而知秋,對於所有無畏無懼地堅守原則、為公眾利益盡忠職守的公務員而言,我的經歷是否就是他們的明天?如果我的請辭能夠引起社會人士對香港畸形政治生態的討論和反思,也可以說是我作為香港公務員的最後一份貢獻。」
如果公眾利益等如長官意志,她的個別事件是不是公務員全部所面對的問題?抑或她想說,所有公務員也在長官意志之下做事,沒有一點自我良知和常識,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一葉而知秋?一滴血知道一個社會有沒有HIV。你是公務員,你做錯了事,你做了忠臣。臣要死,你說是社會的錯殺死你?這種混淆視聽,綁纏概念,有一點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眼中看過去,還有什麼好說?更何,她做錯了事。為什麼有人可以說是曾氏把她「祭旗」,她可以把自己說得一點錯也沒有?
變老貓扮白癡
這些年來,我們看過聽過很多虛言妄語。如果真的把通識教育列入高考課程,用一種最反通識教育的方向,實行通識教育,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人?在黑白是非顛倒的日子,有權者把「二加二等如五」說成真的一樣,那就只剩下假批判,沒是沒非,沒憎沒惡。因為,在一個沒有長工,沒有保障,也沒有出路的不安社會,人只會想今天,不會想明天。
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條。經過大量虛偽和愚蠢的社會事例薰陶後,有說,香港人總沒有好奇心,小孩子,七八歲,就像一頭老貓,看三千世界,八萬四千劫諸般色相,也像泰山不倒。或是大家搶扮白癡,男的就是詹瑞文口中的:「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咪算囉。」女的就像女明星,扮白癡。官恩娜敢跟記者說:「做薛寶釵,係大家閨秀,今次冇得性感囉。」「我中文根底唔叻,無睇過《紅樓夢》原著,淨係睇過白話版。我好鍾意薛寶釵,佢同個個都咁 friendly,令人開心又唔會害人喎,多人鍾意呀!今次搵我演薛寶釵,我估因為我係一個happy baby,經常帶畀人歡樂!」噢!仍未夠?還有薛凱琪小姐,一個劇本讀不懂,用「粒」字作為中文方塊字量詞的女歌手說:「我無刻意低B,只係想 keep住份童心,唔想咁快變大人。一放工,我就真係放工,選擇做番個小朋友,唔會同身邊人講一句關於娛樂圈的事,唔會研究自己點可以再紅。我唔想有太多憂慮,唔希望自己變得複雜。」
一步就十年,十年後,我們,甚至是我們的下一代,會是什麼?剩下什麼?是不是仍要每天追追逐逐有權者的要求,如那個白頭特首說要「繼續增值」嗎?面對社會諸般不安、不滿、不合理,我們只有容忍的餘地嗎?從九七到○七,這十年已經起起跌跌。今後十年,我也真的看不出香港有什麼結構性出路。我們在思考,可是,然後是什麼?十年後,我們還會笑活嗎?
Copy from http://www.xanga.com/akiyin
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
麻 布 和 衣 服
中 文 的 「 平 反 」 沒 有 英 譯 , 因 為 永 遠 譯 不 出 面 那 層 屈 膝 跪 求 的 奴 性 。 像 「 關 係 」 一 樣 , 中 文 的 Guanxi , 不 是 什 麼 Relationship , 中 國 式 的 「 打 好 關 係 」 , 有 疏 通 賄 賂 的 意 思 , 也 有 一 種 說 不 出 的 賊 性 。 英 語 世 界 的 人 際 關 係 , 沒 有 主 奴 意 味 , 因 此 首 相 見 英 女 皇 , 只 是 Meeting ; 不 會 先 假 設 有 何 不 軌 , 雖 然 Relationship , 通 指 男 女 之 間 的 曖 昧 。
翻 譯 是 一 門 不 可 能 的 行 業 。 在 大 學 讀 翻 譯 , 千 萬 不 要 當 什 麼 傳 譯 員 , 那 樣 的 學 生 , 中 國 傳 統 叫 做 「 舌 人 」 , 跟 信 差 沒 兩 樣 , 但 研 究 文 化 之 間 的 優 劣 高 低 , 翻 譯 這 門 學 問 是 很 有 趣 的 。
例 如 , 中 國 雲 南 有 一 個 少 數 民 族 , 叫 做 「
族 」 , 他 們 住 在 深 山 , 不 如 北 京 上 海 的 城 市 人 之 幸 福 , 他 們 從 來 不 知 道 世 上 有 LV 和 Prada 這 類 歐 洲 名 牌 。
族 人 穿 衣 服 , 質 地 是 麻 布 , 叫 做 Tsio 。
但 在
的 生 活 中 , 麻 布 、 衣 服 、 被 單 , 通 用 一 個 字 , 一 概 叫 做 Tsio , 因 為 同 一 幅 麻 布 , 白 天 披 在 身 上 是 衣 服 , 夜 間 蓋 在 身 上 就 是 被 。 他 們 在 生 活 中 分 不 出 這 三 樣 東 西 , 在 語 言
沒 有 詞 彙 。
翻 譯 是 永 遠 譯 不 出 意 識 的 。 「 平 反 」 這 個 動 詞 , 深 層 意 識 比 表 面 那 兩 個 字 更 重 要 , 隱 含 了 中 國 人 對 他 們 的 主 人 小 腦 條 件 反 射 式 的 卑 恭 。 Meeting with the Queen ─ ─ 與 英 女 皇 開 會 , 首 相 貝 理 雅 在 白 金 漢 宮 平 起 平 坐 。 布 殊 跟 英 女 皇 開 玩 笑 , 說 錯 了 話 , 眨 眨 眼 睛 , 說 : 「 她 看 我 的 眼 神 , 令 我 想 起 我 的 媽 媽 。 」 這 些 都 是 意 識 。 香 港 的 特 首 , 如 果 在 北 京 見 到 一 個 小 官 , 點 頭 哈 腰 的 作 逢 迎 狀 , 也 是 一 種 意 識 。 他 太 緊 張 了 , 因 為 中 國 沒 有 君 主 立 憲 制 , 更 不 是 什 麼 「 共 和 」 , 而 是 宮 廷 制 , 意 識 決 定 了 存 在 , 決 定 了 語 言 的 感 覺 。 在 中 文
, 就 沒 有 「 見 皇 帝 」 這 回 事 , 只 有 「 謁 見 」 、 「 覲 見 」 、 「 晉 見 」 、 「 拜 見 」 、 「 參 見 」 , 什 麼 見 都 有 , 就 是 沒 有 Meeting 。
經 過 許 多 年 , 我 不 相 信 英 中 兩 語 之 間 可 以 翻 譯 , 一 定 直 接 讀 原 文 。 有 時 間 把 外 語 學 好 , 會 得 到 很 多 樂 趣 。 至 於 爭 取 民 主 , 倒 要 自 己 想 一 想 : 你 使 用 的 「 母 語 」 , 是 一 種 什 麼 意 識 的 海 洋 , 這 潭 水 , 是 活 水 還 是 死 水 , 水 質 對 不 對 , 適 合 養 的 是 泥 鰍 , 還 是 人 家 的 錦 鯉 。 當 你 覺 得 「 平 反 」 這 兩 個 字 , 感 覺 很 好 的 時 候 , 我 會 祝 你 好 運 , 但 勸 諭 你 , 不 要 爭 什 麼 民 主 。
Tsio , 是 麻 布 、 披 在 酋 長 、 或 他 們 的 皇 帝 身 上 , 還 是 麻 布 。 當 然 , 他 不 算 裸 體 , 但 總 之 在 他 們 的 部 落 意 識 , 沒 有 一 樣 觀 念 , 叫 做 衣 服 。
陶傑
稅的通識
在 新 約 聖 經

向 入 口 的 商 品 徵 稅 , 狡 猾 的 商 人 時 時 報 假 賬 , 後 來 英 國 政 府 聰 明 了 , 改 向 看 得 見 、 數 得 清 的 實 物 徵 稅 : 一 幅 土 地 、 一 棟 房 子 、 一 座 豪 宅 有 幾 多 扇 窗 戶 、 一 艘 船 有 多 少 貨 櫃 。
至 於 薪 俸 稅 , 是 很 後 期 的 產 物 , 是 一 七 九 七 年 荷 蘭 人 發 明 的 , 兩 年 之 後 英 國 跟

但 一 八 四 二 年 , 也 就 是 割 讓 香 港 那 一 年 , 英 國 首 先 食 言 , 帶 頭 在 國 內 恢 復 薪 俸 稅 , 從 此 造 就 了 一 個 半 世 紀 打 工 仔 的 痛 苦 和 災 難 , 英 國 人 的 英 明 , 在 於 法 治 、 人 權 、 自 由 大 處 的 建 樹 和 保 障 , 英 國 人 之 王 八 蛋 , 就 在 這 些 歷 史 上 易 受 忽 略 的 小 地 方 。
至 於 銷 售 稅 , 是 美 國 人 造 的 孽 。 因 為 外 有 軍 事 開 支 , 內 有 福 利 重 擔 , 美 國 政 府 想 到 從 商 品 徵 稅 。
中 國 的 稅 收 歷 史 , 比 歐 美 簡 單 得 多 , 農 業 立 國 , 一 向 在 農 作 物 上 抽 。 康 熙 二 十 八 年 宣 布 「 永 不 加 賦 」 , 就 是 說 以 後 糧 食 永 遠 不 再 加 稅 了 。 香 港 交 還 中 國 , 為 什 麼 稅 收 的 結 構 , 還 跟 在 洋 人 屁 股 後 跑 ? 為 什 麼 要 徵 收 英 國 式 的 薪 俸 稅 和 美 國 式 的 銷 售 稅 ? 為 什 麼 土 地 買 賣 , 豪 宅 交 收 , 富 人 反 而 不 必 繳 稅 ? 為 甚 麼 對 於 稅 收 , 從 來 沒 有 「 國 情

稅 局 是 最 受 厭 惡 的 政 府 部 門 。 稅 收 官 是 最 悶 蛋 的 行 業 , 女 人 千 萬 不 要 嫁 給 稅 收 官 ─ ─ 跟 他 歡 好 敦 倫 一 次 之 後 , 他 不 會 像 別 的 男 人 呼 呼 睡 過 去 , 他 會 按 計 數 機 , 告 訴 你 : 你 剛 剛 來 了 三 次 高 潮 , 共 欠 他 三 塊 錢 「 高 潮 稅 」。
陶傑
2007年6月26日星期二
香江人語:愛發問九:我們可以不停相愛嗎?
說回讀者來信,我發現大家在來信中問得最多的戀愛煩惱,第一位是「他愛我嗎?」,而第二位就是愛情來到平淡期,忍受不了這平淡如水的日子,於是問我「應該分手嗎?」都說「有愛煩,沒有愛也煩」,兩個人是無法完全想法一致的,於是我又想,如果我們只是長期停留於熱戀期,那不是沒有煩惱嗎?所以我定下今次的問題:「我們可以不停相愛嗎?」
相信拍拖經驗多於三次的朋友定必會明白「戀愛周期」這回事。「戀愛周期」是指於所有戀愛定必有以下過程:相識 → 約會 → 熱戀 → 平淡 → 分開。從我觀察,這過程一般為期三至四年;當然亦有時間上的差異。不過先搞清楚一點,我所指的「定必」,是事情的發展,我見到頗多情人於平淡期;亦即所謂的「愛情變感情」,停留得最久 (最幸福的自是維持這階段至老死),死亡亦即等同分開 (精神戀愛的層次並不在這次討論範圍之內)。
就從以上的「戀愛周期」表上看,從熱戀至平淡是正常不過,因為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的磨合是少不了的,亦同時長期處於熱戀狀態是會失血過多至死的。可是年輕時大家都難以了解平淡的好處,於是拍拖戀愛,一來到煙花放盡的平淡期,就自然覺得枯燥無味,於是那個「不應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的想法又回來了。但不停的相愛,真的可行嗎?
記得我廿多歲時,也曾遇上過這煩惱,就是在熱戀期過後,亦會因為以上所說的問題,終於分手收場。戴先生那時點醒我說:「你仲咁細,點解一定要咁快同定一個人,玩多幾年先喇!」自此,我就實行「不停戀愛政策」,不停的散拖散拖散拖,每段感情也維持於熱戀階段,一到了平淡的訊號響起,就馬上談分手。老實說,這種生活,起初也覺得頗稱心滿意的。可是日子一久,我發現一個事實,就是不停的熱戀,就是把以上的「戀愛周期」1-3重重複複,每次認識一個新人,又得把所有事重複一次,比起對?同一個人更悶,而且疲倦,人變得無心戀戰,終於又抱怨世上沒有「真愛」來。
戀愛可貴,就是有機會做一些很少機會做的事,比如半夜二時行沙灘、為他學做蛋糕等,把最好的不停供給對方,這樣生活根本就只是一個不真實的夢境,當然浪漫,但這只是感情的基礎,一段關係只靠這來維繫,定必不能長久。心理學說,沒有安全感、歸屬感,人是無法成長的。可是這種優惠派過給三個人以後,變成了集體活動,誰又會再有心情重複呢?加上當我沒有打算和那個人發展,感情根本就沒有機會滋長,身處一段剛開始就算?幾時分手的感情,又有何吸引力呢?所以不停戀愛只會令人「熱氣」,眼睛愈來愈看不清,雖然一試無妨,但我並不鼓勵。
PS:本來這題目有第二部分:「我們可以只做不愛嗎?」但不適合刊登於本報,怕被定性為二級半,故有興趣讀者可於七月三日到小弟網站參觀。多謝!
葉志偉 —— 70年代生屋?仔,雙子B型都市玉男作家。嗜好觀賞女人吵架及替朋友解決感情問題。2003年起加入文字人行列,志願成為全職寫作人及World Peace。
消費者保留手機預算等著買IPHONE!概念股齊奏快樂頌
APPLE INC.(AAPL-US)新武器IPHONE將於本周(6/29) 上市,根據CHANGEWAVE調查,部分消費者將手機預算自 其他品牌移轉到IPHONE,使得IPHONE預購人數超過百萬 人;在銷量看俏下,IPHONE零組件供應商業績看漲,今 日股價群起飆高,其中機殼雙雄可成 (2474-TW)、鴻準 (2354-TW) 群起飆高,雙雙突破400以及300元價位。
IPHONE即將於周五上市,引起全球矚目,不只消費 者引頸期盼,就連手機大廠也相當看好IPHONE將帶動多 媒體手機市場買氣增溫,甚至將迫使手機升級。
根據CHANGEWAVE今年 4月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去年10月,計劃在未來 6個月購買摩托羅拉手機的用 戶比例為33%,排名首位; LG位居第二,比例為 15%; 諾基亞第三,比例為14%;但是現在,準備在未來6個月 購買摩托羅拉手機的用戶比例下降至 17%,反而有愈來 愈多的用戶計劃購買IPHONE手機。
隨著IPHONE預產期逼近,銷量看俏下,IPHONE概念 股再度動起來,包括負責組裝的鴻海 (2317-TW)、機殼 廠鴻準、可成,提供鏡頭的大立光 (3008-TW)、石英元 件的晶技(3042-TW)紛紛大漲慶賀。
其中德意志證券認為,可成在產業界具有領先地位 ,可望因此受惠,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且看好可成 未來 3年都將是蘋果電腦的主要供應商,加上金屬機殼 應用範圍擴大,激勵需求提升,因此給予可成維持買進 評等,目標價調升至 352元。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Taiwan.CNET.com : 新聞專區 : 網路通訊 : Web 2.0熱潮席捲中國
中產階級的興起,廉價的創業成本,PC和上網手機的不斷普及,一種能夠超越Google、Amazon.com等跨國公司的本土作戰能力,以及其他因素,驅動中國形成一股奔向網站、網路遊戲以及新廣告公司的淘金潮。
雖然獲利逐漸降低、競爭不斷加劇,但對優勝者來說,Web 2.0仍然具有很大的回報。
其中一名優勝者是李善友,KU6.com視訊分享網站的創始人。他可能是記者採訪過的最熱情的人。
他穿過正在安裝天花板、修理電梯的工人朝我走來,大聲說道:「你是我們新辦公室的第一位來訪者,哈哈!」KU6.com過去的辦公室是租來的。
李善友有很多理由值得興奮。去年9月,當KU6.com 成立的時候,中國視訊共享網站超過了200家。現在,這家公司已經成為其中的倖存者。五月份平均一天有200萬人訪問KU6.com,每週,網站的獨立用戶數以每天20萬人遞增。Alexa網站排名網站的資料顯示,KU6.com 是中國排名第46位的最受歡迎的網站。
2006年,KU6.com廣告客戶包括海信,一家電子製造企業以及聯想。現在,迪士尼,諾基亞,麥當勞,摩托羅拉,Nike以及福特已經成為這家網站的廣告用戶;佔領中國搜尋市場70% 份額的百度也已經和KU6.com 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合作協議,百度還將向它投資。Draper Fisher Jurvetson投資公司最近也向KU6.com 投資。
我們首先訪問公司的銷售部門,這個部門有前搜狐的銷售人員。在經過正在安裝門的工人之後,我們見到了KU6.com 的技術人員以及技術長,此人原來在國防部門工作。
然後我們參觀了新的攝影棚,在這裏,廣告商以及投資人可以觀看公司的視訊宣傳片段。
在中文裡,KU6.com 的發音為「酷六」,KU代表酷,而6是一個吉祥數字。
房間裏面全部都是年輕人。他們在檢查用戶上傳的視訊,確保它們沒有違禁的內容。
中國廠商已經發現,網路能夠去掉軟體產業擔心的盜版問題。
BDA 諮詢公司的主管Ted Dean說:「網路遊戲在中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如果你銷售PS2 的話,你會發現遊戲都是盜版的。」
而網路遊戲,你可以在伺服器端控制一切。和銷售CD唱片相比,流行歌星在中國移動公司銷售的手機鈴聲那裏能夠賺更多的錢,它們的下載價格大約是每首2 塊人民幣。」
贏思軟體(Incesoft Technology)推出的小i機器人讓更多的傳統軟體公司受益,這種即時通訊軟體上面的插件程式可以讓用戶用自然語言進行交流查詢。
比如,鍵入飛往上海的航班號,你的即時通訊軟體工具就會出現購買飛機票的網頁。它還能為你查詢歌曲,查詢天氣預報。贏思軟體通過與內容提供商分享收益來賺錢。MSN 和雅虎已經與這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協定。
中經合集團(WI Harper)的投資更是讓這家公司脫穎而出。在美國,中經合集團主要投資晶片與網路公司。在中國,它的大部分的投資集中在以媒體或者消費為受眾的公司。中經合集團的投資對象包括:分眾傳媒(樓宇液晶電視廣告),全景媒體(商業圖片),大旗(利用BBS 網站聚合測量企業聲譽的網站),傲遊(流覽器公司),以及新數通興業科技(數位雜誌)。
中經合集團合夥人Wayne Shiong表示:「在中國,我們投資的很多公司都是面向消費者的,這裏的很多業務模式都是由用戶來驅動的,而不是科技。」
分眾傳媒以其公共場合的廣告模式而聞名,這一模式有很多Web 2.0 的元素在裏面。公司的液晶廣告螢幕都在安放在需要排隊的地方:銀行大廳,購物中心,快餐廳,電梯內部,電梯門口等等。
分眾傳媒成立於2003年,2005年即告上市。上市的股票價格為17美元,目前的價格已經達到44美元左右。今年,分眾傳媒第一季的收入為5810萬美元,比去年成長了75.4% ,獲利成長72.7% ,達到1630萬美元。
若鄰網路總裁Ian Chin認為,分眾傳媒的成功得益於改變企業與廣告商的傳統思維,這些人以前更關注印刷媒體與電視,他說:「你非得排隊不可的時候,因此這些廣告就吸引了眼球。」
和分眾傳媒同在一棟辦公大樓的Chin透露:「自從公司上市以後,分眾傳媒的主管就不走一樓大廳了,而是直接從地下室乘電梯離開大樓。」這些人的新車都在地下室停車場。
Zero-2-IPO出版公司執行長Gavin Ni認為,中國的很多創業活動都沒有多少技術性的東西,但這更適合國內市場的實際。
Ni說:「中國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現在人們想要的多半是品牌商品,你看看服裝,食品,飲料都是如此。」
文化差別
中國本土公司的成功往往也是跨國公司失敗之時。Google遠遠落後於百度,這不能簡單的歸咎於中國人「購買本地貨」的思想,很多人說,國際廠商們忽視當地的文化差異。
贏思軟體公司執行長Max Yuan就說,比如Google,將中國人的名字分開來進行搜尋,結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百度在這方面做得要好一些。
為了加強在中國的發展,雅虎與阿裏巴巴結盟,而Amazon則收購了本土的卓越。
商業模式也需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調整。分眾傳媒擁有8.3 萬多液晶電視螢幕,但這些電視並沒有上網,如果那樣,它將成為一個電視網路,政府將對其播放的內容進行監控。因此,分眾傳媒的廣告並沒有來源於一個中央伺服器。
每週,分眾傳媒有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去每個液晶電視螢幕前更換記憶體卡,Shiong表示,當局對此沒有什麼意見。
和美國的一些視訊共享網站一樣,KU6.com 也拿出一部分廣告收入分給視訊創作者。但是,KU6.com比美國同業更進一步,它在首頁羅列了10大賺錢者以及10大視訊上傳者,KU6.com 將視訊上傳變成了一種遊戲。從網站開張以來,KU6.com 提供每個上傳者每天的收入資料資訊,上傳者們可以獲得廣告收入的10% 到50%。
李善友選擇的廣告呈現模式也與眾不同,一些廣告商喜歡在視訊的開頭播放廣告,而KU6.com 在視訊完畢播放。公司還舉行廣告設計大賽,伊利公司拿出10萬元人民幣來獎勵最佳廣告設計人員。這一比賽獲得了500 多專業與業餘人員提交的視訊,頁面訪問量也達到了1800萬。
自從去年9月開賽以來,一些頂尖的收入者已經獲得了5700美元的收入,這比中國一位才畢業的大學生一年的收入還多。
五月份,KU6.com 視訊上傳最多的網友總共上傳7089個影片,李善友說:「這意味著,這位老兄每天上傳了2 百多段視訊。我不用給他付工資,或者提供辦公室。我只是分享這些視訊。」
當然,KU6.com 網站也不乏一些「置入性」廣告。比如,一個視訊當中,一位在街道上行走的孤獨少年拿著一台MP3 播放器。
李善友笑道:「看,是三星的。」
推動Web 2.0網站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另外一個推動因素是,中國的媒體公司的創建以及運行成本很低。Shiong表示,中國一家40到50人的初創媒體公司,一個月的工資花費大約只有50萬人民幣(6.7萬美元)。
相反,晶片廠商,或者製造工廠卻需要大樓,智慧財產權,土地以及非常之多的員工。這些公司還需要面向全球銷售自己的產品,而媒體與軟體公司能夠立足本地市場生存。
Shiong說:「支出真的很低。生存不是一個問題。問題在於發展升級性。」
如果這些媒體公司想要成為巨人,他們一刻也不能休息。
李善友就說:「要麼死亡,要麼賺錢。」